這篇文章是在三月,或者更早,二月的時候就想要打了

內容是要感嘆拜網路發達所賜

人與人之間反而更加疏遠

在我小時候流行過一陣子BBCALL,那是當時最炫的一種

除此之外人們除了見面,就只有打電話或者寫信,才有辦法互相聯絡

雖然那時候有網路,用電子郵件就可以馬上寄到對方信箱

但上網費用昂貴、普及率低,很少人天天上網

即使一個禮拜後對方收到了,可能又要隔一個禮拜我才會上線看到回信

 

而現在呢?

手機網內互打免費、簡訊也傳很大傳不用錢

更不要講可怕的電腦網路

從即時通訊(IM)到人人寫網誌(Blog),以至於微型網誌(Microblog)的普及

甚至無可避免地與手機結合,何時何地都可以「宅」

 

寫了一大堆,要表達的只是我們的遠距交流媒介發展地淋漓盡致

但人與人之前卻沒有更加了解彼此、心靈沒有更加貼近

有的是更加劇烈的衝突以及無法化解的誤會

爵士老師的《符號不能取代的》一文中寫道:

對方看不見我們的眼神、肢體語言,無法真正了解我們當下的心意,那麼我們的情感厚薄自然無法被真實地傳遞。人的心理變化和情緒氛圍本就是微妙而複雜了,相處時就已經有了更多的猜測和壓抑了,如今在無法獲得更多的眼神、肢體、情緒資訊下,單單只使用一個表情符號或文字符號,那麼人們的情感如何深厚真的是今人值得懷疑了。

這一段是從「深度」的方向去剖析原因

而我之前想打的這篇文章要說的是「廣度」的現象

剛好爵士老師又有講到:

也許不只我是這樣,常常看著落落長的msn名單,或是Blog的好友名單,我們不曉得誰才是可以託付情緒的朋友,單向書寫自己的情緒想法,無法及時獲得回應,那又是如何一種落寞與寂寞?而當我們把情感交付給網路的同時,又稀釋了多少的友情?這個我也有篇文章可參看:稀釋的友情

 

我試著把每一個人際關係都用一條「人際線」表示:

 

我們把時間與精力花在更多的朋友身上

就像是手中握著比以前多數十倍的線

但是每一條線相較於以前都無比的長

每一個人跟自己的距離卻更遠了

 

我們可以輕易地知道對方表面上的狀況:延畢、重考、失戀、失業、家庭失和

(容我用負面例子舉例)

心與心之間的屏障卻更甚於從前,變高、變厚

因此縱使我們每天可以接觸到數十、數百個人

真正互相瞭解、能夠交心的朋友並不多

或者有人會說比以前更少

 

回到家之後,不要說關起網路了

即便是打開所有媒介,也不知道誰可以聽自己訴苦

這時候是不是應該想想

放掉手中的一些線,好好把握那些本應離我們很近的人

 

人的時間有限,而資訊是無限的

努力關心那些與我們不相干的人,也像是一種資訊焦慮

與其花太多時間關心那九十九條線

不如把焦點放在該關心的那一條線上

 

不是指封閉交友圈的意思,而是深度與廣度都要兼具

很多人的眼光都太廣以至於漫無目的,像我會嘗試看過所有朋友的網誌

但其實那既花時間又收不到效果─仍然進不了任何人的內心世界

 

放手吧!然後將手中的線握得更緊實一點。

 


 

題外話,既然都提到了就解釋一下

爵士老師的blog是我有天心血來潮拿無名的ID google到的

(金八的也順便)

 

我會看的作品比較多是理工人寫的,像是九把刀、痞子蔡

並不是說這些東西沒深度,而是理工人比較無法理解刻意的咬文嚼字

還記得高中時,最不喜歡讀的莫過於簡媜小姐的課文

(當然這純粹是個人喜好問題,並非批評)

 

而爵士老師可能是我第一個願意花很多時間看他文章的文科寫手(是這稱呼嗎)

在我的經驗中,不少中文系的文章會用字不精準、前後自相矛盾、不知所云

因此雖然意境深遠,但當我看見了一道光的時候,卻不知是曙光還是飛碟

爵士老師是讀中文出身的,即使寫的東西長篇大論,卻也有條有理

 

更重要的是能用淺顯的文字表達出每個人都能體會到的情感

我的目標也不過就如此而已,卻很難做得好

 

爵士老師另一點讓我尊敬(天阿把他講老了)的是

能夠在那樣的病痛中支撐下去並且(至少看起來)笑而置之,認命做下去

雖然一個人身體狀況跟他的文章沒有直接關係

但在同為體弱多病的我眼中看來,是一個非常具有正面意義的活教材

既然目前我的身體要正常生活是毫無問題的, 那又有何需要抱怨的呢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eavedCor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