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以為整部片是講空間上的效應
就像宣傳上的:蝴蝶拍翅造成地球另一端的颶風
但其實是時間上的效應,亦即「回到過去則可以改變現在」
其實世界奇妙物語有一年SP的「昨日公園」幾乎有一樣的設定(機制)
(話說這兩者的先後是怎樣阿?誰模仿誰?或者是恰巧?)
唯一的差別是「回去的時間點能否選擇」
「昨日公園」被限定在只能回去那一個時間點
而「蝴蝶效應」則是看了以前的日記就可以回到那些日子
一開始我覺得「蝴蝶效應」比較有選擇性,但其實不然。
可怕的地方就在於,主角小時候失去的記憶,是一開始就註定好的了
──為了讓長大的自己回來填補
兩者相同的地方在於「於事無補」,不管怎麼補救都無用,甚至反效果
我想,多重宇宙的概念用來解釋這類現象是再好不過的了(或許原本就由此而生?)
最不可思議的部份還是在於跟「多重宇宙」的概念結合之後,
主角其實可以解釋成在不同世界中遊走的一個「物體」
(所以算命的才會說他不屬於任何地方)
作個假設:當他離開了A世界,回到童年去改變一件事情
因此又回到B世界之後,A世界會變得如何呢?
是不是又有另一個他填補了他在A世界的空缺?
又或者A世界將會沒有他的存在,就像「灼眼的夏娜」裡面一樣
當然,如果考慮他「一離開A世界之後,A世界就消失」的可能,那就不是多重宇宙了
而變成世界只有一個,是由他主宰的
我不曉得是哪種,但劇中主角的父親(跟主角一樣命運的人)說:
「你不會是神,唯有你消失,這一切才會結束」
那種旁人不再是旁人,自己也不是自己的情境,只能用崩潰來形容
按照多重宇宙的概念,或許你我生存的這個空間裡,無時無刻都在上演一樣的劇情
只是沒人知道
那動物跟植物們,你們知道嗎?(遞麥克風)
- Mar 09 Sun 2008 23:19
蝴蝶效應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