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前聽過一次中研院雲端運算的演講,談它(未來或許)為什麼會成功

(上次的文章 http://leavedcorn.pixnet.net/blog/post/24654422

這一次聽了孔祥重院士的演講

感覺有些想法又更深入了(不過仍然與技術面無關)


Advantages:

+ Scalable Performance

這讓很多服務不會因為規模變大就掛掉

因此以前用同樣金錢辦不到的,現在變得可行

 

+ Utility computing

用多少付多少(之前提過)

這讓一些需要龐大運算量的行業,創業變得非常容易

不需要一開始就花龐大資金買機器

 

+ Security

有人會擔心放在同個地方會不會一旦垮了就整個毀了

事實上對一般使用者可能是更安全

因為軟體更新、維護不需要靠 end user 或者小公司的IT人員

而是在 Data Center (以前我們稱作 server) 那端全部做好了

 

所以你不用怕防毒軟體的病毒碼沒有更新、

不用怕文書軟體、瀏覽器、OS的安全性 patch 不是最新版的

因為你的電腦只是讓你連上雲端的介面,沒有安裝軟體

 

當然這也是 case by case

說不定你家公司的安全防護就是作得比 google 好

或者 google 樹大招風,哪天就先遭殃,都很難講(比如上次在對岸的事件)

 

至於缺點嘛,不如說是挑戰好了

雲端運算面臨什麼樣的挑戰?

 

Challenges:

(General issue)比較偏向大眾心裡、方便性的問題

- Privacy issue

上一次的文章中提到 google 把「trust」深植人心

但那畢竟是從一般使用者的角度

換成是企業、甚至政府,則不可能冒這種風險

因此越大的組織越有可能需要一個自己的「雲」

況且 end user 會不會每個都相信雲端,又是另一回事了

(但就算不相信,我們還是得面對它)

 

- Network disconnect problem

如果網路沒了,那沒有了雲端的電腦,就完全沒用了

一個方法是讓網路變得更可靠

另一個解法就是像上一個問題一樣

每個公司重要的資料都還是得放在自己的「雲」上

(以下題外話)

當場有人就問了一個很好的問題:

「人人都要有自己的雲,那到最後還是把資料放在自己這裡,跟以前有什麼不一樣」

孔院士的回答是:「規模不同」(更集中化)

以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資料放在PC上

但雲端技術普及後,可能變成集中在一個實驗室、一個公司

而原本公司裡每個小單位的資料可能只集中在一個內部的雲上

因此層級變了,更易於管理(←我自己說的)

 

- Lock-in problem

我覺得這是比較明顯的問題,這篇文章的標題就是來自於此

當初有名大站搞得天怒人怨,為什麼還是一堆人繼續用?

大家都說 IE 很爛,為什麼比例還是遠高於其他瀏覽器?

為什麼大陸非得用 QQ 即時通訊不可?

這些答案都是因為使用者被「鎖住」在原有的服務了

不管是「個人習慣」不想改變、還是「社群網路」使得人們離不開

甚至是「因為資料拿不回來所以無法離開」

當你用上了一個很好用的雲端服務

你可能因為 gmail 太好用了而離不開

也可能因為有名大站不讓你把網誌匯出而離不開

 

結果這些服務哪天突然要跟你收錢

甚至垮了,跑路了

你只能眼睜睜看著資料消失

孔院士說他們想做的研究一部分也跟這個有關


(Practical issue)這裡是比較技術、實際的問題

- 電力浪費

雲端一個很大的缺點。

因為必須常時提供服務,所以比起以前的個人電腦使用習慣,還要更為浪費電

一堆伺服器要冷卻的成本也非常高


- crash是常態→用軟體復原或者硬體多份儲存

- scheduling, job assignment

這些都是比較技術性、可以放在研究的問題,就不細講了

總之雲端基本上是不會改變的潮流,但它之後會怎麼走,還得靠大家的努力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eavedCor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