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別說 WorkFlowy 了,你有看過這段影片嗎(只要花你45秒的致富秘訣不是啦!)
這個工具其實已經存在一陣子了,當初我註冊的時候不知道是半年還是一年以前
不過市面上類似 TODO list 的工具實在太多
好比說 remember the milk 之類的服務,對我來說都是用過就不會去用第二次
究其原因,因為我一直覺得自己是一個不適合「擬定計畫」然後「按步完成」的人
尤其生活步調快速,在所知有限的情況下,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的情況天天在發生
於是在「想」的階段所擬定的計畫,最後變成不用做或者做不完,便成為不想繼續使用的阻力
當然,這類工除了用來計畫,更多時候的主要用途是用來記一些必須做的瑣事
也就是所謂的待辦事項
待辦事項的服務必須要「隨手可得」(易得性是絕對的重要)
所以這類工具幾乎都以簡單為訴求
但用了一下很容易就演變成整個服務「就只是用來記待辦事項」
而 WorkFlowy 簡單易用的組織性可以讓原本「一旦完成就只是個記錄」的待辦事項
輕鬆變成「做完之後的詳細筆記」及「心路歷程」
(這樣講可能有點誇張,但我認為至少它做到一定程度的「整理」)
接下來是我個人認為他有的幾項特點:
1. 輕量、快速
如果說我只是要單純的待辦清單,做完就刪掉它
那麼的確可以用其他服務
但 WorkFlowy 足以做到更多事情
舉個例子就是個人的筆記整理、心路歷程
你可能用過 Evernote 當做雲端筆記
你也可能用 Google doc 在記錄事情
但有很多事情用更簡單的方式去記錄、去整理
反而會更有效率
我目前是都改用 WorkFlowy 當做隨時筆記。
2. 邏輯性/結構性
把你所有的想法架構在一個樹狀圖上
其實跟心智圖(Mind Mapping)軟體有異曲同工之妙
(原本心智圖就是用來釐清思緒,或者做一些組織性的整理用)
WorkFlowy 更在視覺上簡化成只有一維伸展分支
並且以純文字的方式在網頁上明瞭的呈現出來
(所以我後來將標題修改為心智樹,覺得這樣比較適合)
3. 專注性
切換層級在樹狀結構中是很自然就能做到的事情
但這樣簡單的操作讓你可以只專注在一件事情上
你可能有幾百幾千條 list 在 WorkFlowy
但卻不會因此覺得他多到不知道去哪裡找東西
並且樂於整理它(至少我是這樣啦)
我不會像其他網誌一樣貼一些使用範例上來給大家看
主因當然是我懶,再來就是從別人的範例中其實很難得到一些類似「心法」的東西
因為越是簡單的工具,越需要自己去親自使用才能體會到你該怎麼用它
我一開始也是覺得「不就是個樹狀的待辦清單嗎?」
它本質上的確是,但又多了點東西讓使用者很想去使用它
與其功能多,我覺得能讓使用者願意去培養出一些好習慣的工具更值得嘗試
"Your brain can fit in WorkFlowy.
It mimics the way you think."
文章開頭影片的兩句話實在寫得很到位
於是工商服務時間又到了
跟 Dropbox 一樣的道理
有興趣使用的人可以透過這個連結註冊
你我都會得到每個月+250 items 的 quota
ps.
根據在下無聊的測試,就算超過上限一樣可以繼續使用
只是他會一直提醒你購買而已
但基於好東西值得推廣的心態還是促使我寫了這篇推坑文
ps.2.
雖然這是個實在很簡單的工具
但有什麼問題跟指教一樣請不吝留下訊息(或者推薦我其他好工具)